英國《金融時報》正在就資本主義展開辯論,但真正辯論的主題是市場經濟的未來。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從未使用過「資本主義」一詞。但在他發表《資本論》(Das Kapital)之後,這個詞開始用來描述讓工業革命變得可能的企業組織體系。在19世紀中葉之前,這種企業組織體系對經濟格局至關重要。德國的維爾納•西門子(Werner Siemens)、美國的安德魯•卡耐基(Andrew Carnegie)和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以及英國理察•阿克賴特(Richard Arkwright)的繼承人們,他們或獨自、或者和一小羣經營合夥人一起建造工廠,並擁有這些工廠及其中機械設備的所有權,而他們僱傭的勞動者則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工人階級。
儘管如今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這塊招牌只會告訴你正在打交道的公司名稱,但在當時,你看到「阿克賴特紡織廠」(Arkwright’s Mill)的招牌就會知道,這是理察爵士的工廠。任何一個路過該廠的人都知道這一點。企業領導人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源自他們對資本的所有權,以及這種所有權所賦予他們的對生產和交換工具的控制權。
您已閱讀37%(505字),剩餘63%(8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