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部長將在週五的會議上,把俄羅斯送上2012年成爲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國的列車。經過長達18年的努力,幾代部長更迭之後,已經花費了無數個小時的談判終於接近了一個成功的終點。然而疑慮仍然存在。WTO各成員國會問,談判久拖不決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爲俄羅斯的自身舉動而造成的嗎?俄羅斯也心存疑慮:加入WTO得到的利益能否彌補WTO強加於身的規則和問責要求?在俄羅斯局勢如此不穩的情況下,加入WTO是否還有意義?我對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雙方都有理由心存擔憂,但即使面對著不確定性,也都應該繼續前進。儘管俄羅斯入世對全球貿易體系、對俄羅斯經濟和俄羅斯人民都有利,但仍然可能會對WTO造成不小的破壞。由於無法打破多哈回合(Doha round)的談判僵局,WTO的公信力已經受到損害。
那麼爲什麼一些俄羅斯人還心存疑慮呢?主要是因爲WTO是個苛刻的組織。WTO及其前身的早期成員國經過了幾十年談判,才降低了各自的貿易壁壘、並調整了國內法律法規使之符合WTO規則的要求。新近加入的成員國則需要在5到10年內完成這些步驟。申請加入WTO的國家,可能會尤其感到在這個機構面前十分弱勢,因爲不像普通的各有得失的貿易談判,申請國必須首先與各個WTO成員國達成雙邊的市場準入妥協,之後WTO才能整體地對入世申請予以回應。
您已閱讀35%(553字),剩餘65%(10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