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國政治

讓CEO救國

FT專欄作家吉蓮•邰蒂:美國有人呼籲成立「CEO財政改革委員會」,讓商界領袖參與財政辯論。這說明,美國人意識到正常的民主程式存在著缺陷。

上月,美國政治人物、去年曾擔任兩黨財政委員會聯席主席的厄斯金•鮑爾斯(Erskine Bowles)發動了一場新的孤注一擲的改革運動。在歐洲陷入財政崩盤之際,鮑爾斯正悄悄呼籲美國的執行長們,加入一個新設的「CEO財政改革委員會」,討論該如何解決美國的債務難題——並防止美國重蹈歐洲的覆轍。

他的想法是,正如他所說的,通過讓商界領袖參與到辯論中來,這可能會打破華盛頓目前的財政僵局,並減少美國陷入「歷史上最可預測的財政危機」的風險;換句話說,在由政客組建的「超級委員會」失敗的地方,CEO們或許(有可能)成功促成行動。或者他希望如此。

個人來講,我認爲成立「CEO委員會」不會真正很快削減美國14.3兆美元的債務;因此,也不會影響美國國債的收益率(隨著投資者紛紛逃離歐元區,目前美國國債收益率不管怎樣都處於超級低位)。

您已閱讀20%(359字),剩餘80%(14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