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歐債危機

歐洲還沒到認輸的時候

歐洲智庫Bruegel主任讓•皮薩尼-費裏:要想順利建立財政聯盟,歐洲可以創立一個各成員國將承擔連帶責任的臨時償債基金。

市場正越來越不安,歐元區面臨的風險不斷升級。歐洲領導人私下裏或許仍寄望於歐洲央行(ECB)出手紓困,但起碼他們似乎已經明白:要想歐洲央行出手,最可靠的方式是履行自己承擔的職責,首先從預算做起。在12月9日的今年最後一次歐盟峯會召開前夕,財政聯盟的方案被正式提上了歐洲的議程。

對某些人而言,這完全是通過更多的自動決策程式、加大對預算控制不力的懲罰力度,同時賦予一個歐洲機構否決國家預算的權力。德國總理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最近談到了這些觀點。荷蘭首相馬克•呂特(Mark Rutte)也持類似看法。然而,僅就該計劃而言,它可能遭到抵制,最終不過能承諾再出臺一些「半吊子」的舉措。

支撐預算監督的兩大原則是:每個成員國都僅對本國債務負責,但在行爲失當的情況下可能遭受懲罰;或者,歐元區成員國至少對部分公共債務共同承擔責任,但它們也要同意賦予夥伴國否決其預算的權力。說得更清楚一些,這意味著,歐元區成員國同意爲(比如說)義大利國債持有人提供擔保,並有權阻止義大利發行國債。

您已閱讀32%(443字),剩餘68%(9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