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Upmarket response to low-cost challenge
中國製造業向高階轉型


面對來自低成本鄰國的激烈競爭,中國製造業努力生產資金與技術要求更高的產品。但因單位勞動成本快速上升,加強專業性和提高利潤率的任務十分緊迫。

The Austrian-run Rondor housewares factory in Shaping, Guangdong, opened in 1978, becoming one of the first foreign companies to enter China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ts first product was a $1.50 whisk.

1978年,奧地利人在廣東省沙坪鎮成立了華登高質餐具有限公司(Rondor houseware)——這是「文化大革命」後第一批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之一。華登的第一件產品是一款攪拌器,售價1.5美元。

您已閱讀6%(306字),剩餘94%(47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