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股市

地方政府幹預市場的後果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和深圳兩城市之間的競爭集中反映在證券市場上。1996年後,兩個市場的強弱出現了扭轉。

深圳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而上海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是中國的經濟、金融、外貿中心城市。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兩城市之間的競爭在金融、科技、外貿等方面全面展開。其中爭奪最爲激烈的是金融中心城市地位,而這種競爭集中反映在證券市場上。

1993年後,由於種種因素,滬深兩地的競爭優勢漸漸發生變化,特別是進入1996年之後,兩個市場的強弱出現了扭轉。

統計數據表明,深圳證券交易所各項指標逐漸追上了上海市場。

您已閱讀6%(204字),剩餘94%(32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中國股事鉤沉

陸一,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一直工作在證券界,供職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市場是一個在特殊時期、用特殊方式誕生的特殊市場。作者收集、整理了諸多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中的小故事、小花絮,與讀者分享,也希望激發起當年親歷者的記憶,共同來還原中國股市20年的真實歷史。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