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MFGlobal

誰要了MF Global的命?

FT專欄作家邰蒂:究竟是什麼造成了MF Global的戲劇性滅亡?這個問題引發人們熱議,「傲慢自大」、「融資危機」等辭彙都出現在人們的討論中。

究竟是什麼造成了MF Global的戲劇性滅亡?這個問題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傲慢自大」、「融資危機」、「不完善的風險控制」或「糟糕的主權債務押注」等辭彙出現在人們的討論中。

但隨著辯論的升溫,另外一個詞可能會進入人們的討論範圍:「透明度」。目前,在 MF Global的話題裏提到「透明度」這個詞或許有些奇怪。畢竟,這家經紀商可能已經在不透明的環境下「損失」了12億美元的客戶資金。

然而,如果你拋開圍繞該公司「後臺辦公室」(back office)的微觀神祕性不談,從宏觀、市場的角度而言,「透明度」這個問題相當重要。尤其是,MF Global的破產表明,投資者對於悄悄潛近金融機構的一些宏觀風險變得更爲了解,並願意做出反應。把這稱爲一種新的市場紀律約束吧,重要的是,這種約束正在提速。

您已閱讀20%(342字),剩餘80%(13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