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美關係

太平洋世紀屬於誰?

FT專欄作家戴維•皮林: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提出「太平洋世紀」的概念,表明美國決心迴歸太平洋地區。然而,美國主導該地區的日子不復存在,中國已從沉睡中醒來,美中之爭在亞太地區開始了。

宣告迴歸有多少種方式?2010年,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宣佈,中國宣稱擁有全部主權的南海,也是美國的關鍵利益所在,此舉無異於一把抓住中國政府的衣領當面挑釁。幾周前,希拉里向《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長篇撰文,在文中提出了美國的「太平洋世紀」(Pacific Century)這個概念,並進行了闡述。而本週在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論壇上,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的話題幾乎就沒有離開過「太平洋世紀」。他說:「美國是太平洋地區的重要一員,我們絕不會離開。」他的意思很清楚:美國迴歸太平洋地區了。順便提一句,它並不曾離開。

希拉里在撰文中詳細闡明瞭自己理想中美國應當承擔的角色。她在文中說,「我們必須開創一種有章可依的秩序——一種開放、自由、透明而公平的秩序。」她還表示,只有美國纔有能力充當這樣一種秩序的開創者和維護者。「我們是該地區唯一擁有強大的盟友網路、且沒有任何領土方面野心的大國,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在爲這一地區謀求共同福利。」

這些話雖着眼於未來,但讓人不禁想到過去。二戰結束後,戰敗國日本搭上了美國這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新中國一窮二白,又遭遇了文化大革命的巨大消耗。因此,美國連個像樣的對手都沒有碰到,就當上了太平洋地區的仲裁者。如今,這樣的日子可能很難再現了。

您已閱讀30%(585字),剩餘70%(13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