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娛令

真人秀:中國vs印度

FT記者馬卡尼:中國的真人秀變得有點兒過於現實,像是一種禁慾者狂歡的消費文化。印度更容易接受赤裸裸的物質主義,而印度的真人秀則讓普通人更爲逃避現實。

你可能幾乎有點兒嫉妒那些中國媒體管制的受害者。出於對低俗電視節目的不滿,中國廣播電視管理機構最近發佈通知,要求削減遊戲競技類、真人秀類和才藝競秀類電視節目的數量。

中國政府官員或許能夠忍受消費資本主義,但他們顯然無法忍受唯利主義和淺薄低俗。如此多的電視節目取材於淺薄惡俗之事,隨後進行反芻,再有滋有味地傳播出去。

與此同時,在印度,蘇希爾•庫馬爾(Sushil Kumar)在印度版「誰想成爲百萬富翁」節目中成爲首位獲得100萬美元獎金的選手,此後相當同質的節目受到了追捧。庫馬爾是一位26歲的普通職員,家裏甚至買不起一臺電視。不出所料,似乎爲了突顯整個事情那種電影般的社會機動性帶來的矯矜,評論員們迅速強調指出,這與2008年奧斯卡獲獎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中的情節十分相似。

您已閱讀16%(359字),剩餘84%(18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