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及不確定因素是執行長們熟悉的夥伴:這兩者能給勇敢者帶來機會,也能給謹小慎微和魯莽者造成失敗。英國《金融時報》今年的50位商界女性的排位有所變化,充分體現了上述兩種不同結果下的強烈反差。敢作敢爲的卡夫食品(Kraft Foods)執行長艾琳•羅森菲爾德(Irene Rosenfeld)在2011年度排行中名列首位,取代了曾於2009和2010年度榮居榜首的百事可樂(PepsiCo)執行長盧英德•努伊(Indra Nooyi)。後者今年退居第三位,位列土耳其薩班哲控股公司(Sabanci Holding)的居勒•薩班哲(Güler Sabanci)之後(英國《金融時報》2011年度「全球商界女性50強」完整榜單附在文後。有5位中國女性上榜,可以點擊閱讀她們的簡介)。
評委會的抉擇也是賭定羅森菲爾德近期的激進策略一定會贏。她完成了一系列的併購,其中包括2010年備受爭議地收購了英國巧克力製造商吉百利(Cadbury),同年8月她又提議將卡夫食品這一美國最大的食品集團一分爲二。她的計劃並不被投資人普遍看好。我們內部評選小組的一些成員甚至認爲將她排名前提有點爲時過早,他們與評委會爭論她的行爲是否會帶來真正的效益。但是正如一位評委指出:「如果評委們錯了,那就說明執行長們不夠盡職,」他補充說道,羅森菲爾德「作出了艱難的決定,她是在幹實事。」
另一方面,Yahoo公司(Yahoo)前老闆卡羅爾•安娜•巴茨(Carol Ann Bartz)卻因爲業績欠佳已經出局。在她對這一網路集團的轉型進行到一半時,她在9月份被解職了,就在英國《金融時報》評選小組決定50強的前夜。她出人意料地通過電子郵件告訴全體員工她被「電話釋兵權」,隨後又辱罵董事們爲蠢貨。她的突然出局,給所有執行長們,不單是那些名列英國《金融時報》排行榜的女強人們一個警示:如果沒能抓住機遇,他們的領導生涯隨時會被截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