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外對話

應對都市擴張海嘯

約翰•艾爾金頓:到2030年,空前擴張的城市將侵吞相當於蒙古國國土面積的地區。現在的挑戰是,怎樣將這些城市從危機中心轉變爲綠色革命的發源地。

我手裏有一塊最近從土耳其撿來的白色小鵝卵石。2000年前,夾裹著這塊石頭的海嘯用強大的自然之力摧毀了一個城市。今天,我們的城市本身就像是一場席捲全球的海嘯。來自耶魯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德克薩斯工農大學、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預計,到2030年,城市面積將達150萬平方公里。而這片相當於蒙古國國土面積的區域要滿足估計14.7億多人的需要。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也是城市最有可能發展到的地區。」耶魯森林與環境研究學院副教授、城市環境研究項目負責人卡倫•瀨戶表示,「森林、草原、沿海地帶以及物種多樣的熱點區域敏感而脆弱,而這些的地區都是城市擴張的方向。」

衆所周知,城市在沿海地區的擴張速度比較快。瀨戶說:「在所有類型的城市區域裏面,沿海區域是最脆弱的。居民和基礎設施很容易受到洪水、海嘯、颶風和其他自然災害的衝擊。」據《科學日報》報導,研究人員在對使用衛星數據測繪城市擴張的重點論文進行分析後發現,1970年到2000年間,全球城市成長了至少58,000平方公里,相當於美國俄亥俄州面積的一半。

您已閱讀22%(457字),剩餘78%(16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