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

利比亞需要展示寬容

前聯合國副祕書長馬洛赫-布朗:卡扎菲已死,現在是展示寬容的時刻了。戰場上勝局已定,如今應該組建一個屬於全體利比亞人的政府。

乍看之下,穆安瑪爾•格達費(Muammer Gaddafi)的屈辱之死似乎給利比亞動盪的政權更迭劃上了句號。在他的家鄉蘇爾特,卡扎菲被槍殺後,屍體被拖著遊街示衆。與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一樣,這位獨裁者也被發現蜷縮在一個地洞裏。這位性情殘暴、難以捉摸的人物終於從人民的生活中消失了,利比亞人可以更加自在地呼吸了。

但是,利比亞新領導人必須從他的死亡吸取正確的教訓,才能真正抹掉他的影子。卡扎菲之死爲利比亞政局的進展掃清了道路。但若是以爲在卡扎菲死後,他的支持者——現在我們知道他們爲什麼要堅守蘇爾特了——將從此歸順的黎波里新政府,那就錯了。卡扎菲死後,過渡總理馬哈茂德•賈布里勒(Mahmoud Jibril)發表的第一份聲明談到了和解,講得頭頭是道。然而,他的言論的影響必須比得上卡扎菲屍體被拖著遊街的震撼畫面。那幅畫面要刺目多了。

卡扎菲曾肆意恫嚇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彷彿他們都是他的個人財產。在他死後,桎梏比利亞正常政治活動長達40多年的恐懼和憎恨將煙消雲散。長期以來,異見者不是失蹤就是遭終身監禁。今後,對這種遭遇的恐懼將不再籠罩利比亞政壇。而且,考慮到卡扎菲在國人心目中的餘威,再沒有什麼事情能比他在衆目睽睽下死亡更能解除他對人民自由的最後禁錮。

您已閱讀35%(537字),剩餘65%(10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