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歷過的最奇特的一次考察之旅,是去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觀音禪修中心(Kannon Do Zen Center)。那天去該中心之前,我整個白天都是在蘋果公司(Apple)度過的,目的是弄清楚這家公司的經營之道。當時,我的臨時辦公據點就是蘋果總部「1 Infinite Loop”4層的一個文具櫃,包括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在內的蘋果高階主管就在距我幾步之遙的地方辦公。
那是在2009年底,我接了一份爲期數月的差事,爲當時剛剛誕生的蘋果大學(Apple University)寫點東西。蘋果大學是蘋果的一個內部項目,旨在幫助公司內部嶄露頭角的管理者瞭解蘋果的經營。不過,我自己先得對蘋果的經營理念有個認識,找到一些突破口,去深入瞭解這家在外界看來宛如蘋果商店玻璃外牆一般「天衣無縫」的公司。
從任何一家成功企業身上總結出真正的經營之道都非易事——失敗給人們帶來的啓示遠勝於成功。自本世紀初以來,蘋果取得了一連串巨大的成功。它發佈的每一款主要產品都有卓越的表現,它的零售戰略大獲全勝,它的股價也大幅攀升。而一些令蘋果感到難堪的事情則被迅速作低調處理:拙劣的MobileMe服務;針對爲蘋果高階主管回溯期權授予日的漫長調查;以及許多用戶(至少是許多城市用戶)認爲iPhone是一款糟糕的手機這一事實。
您已閱讀22%(561字),剩餘78%(202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