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2011版刺激方案須有新意

中國面臨的挑戰是如何使新一輪財政刺激措施比以往更有效,也更具可持續性。在這方面,中國不妨增加私人部門的參與度,並加強跨境合作。

全球經濟上一次跌落懸崖之時,中國有能力推出一項宏大的刺激方案,幫助本國(以及亞洲大部分地區)經濟保持平穩發展。而隨之而來的,是經濟成長、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如果2011年是2008年的完全翻版,情況又將如何?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的研究表明,中國乃至範圍更廣的亞洲地區仍有「火力」頂住全球需求的又一次猛降——只是,中國這一次的做法必須要比上次更爲精明。

儘管整個亞洲地區的利率水準普遍低於雷曼(Lehman)倒閉之前的時期,但通膨的緩解將推高實際利率,並提供一些降息的空間。同時,許多亞洲國家政府擁有龐大的外匯儲備,一些國家處於盈餘狀態,而另一些國家雖然存在財政赤字,但按照西方標準衡量並不算嚴重。渣打銀行的關家明(Nicholas Kwan)表示,雖然亞洲地區的公共債務水準有所上升,「但大多數亞洲經濟體的財政狀況仍相當穩健。」

您已閱讀23%(377字),剩餘77%(12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