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教授出門診,四五十個病人,連續看了四五個小時,教授卻始終不喫不喝。我心疼她,遞過去一瓶水,她卻說:「謝謝你,但是我不喝水。喝了水,一會兒還要上廁所耽誤時間,後面還有那麼多的病人都等著呢……」何爲醫者父母心?盡在不言中……
出完門診,下班回家,打開微網誌卻看到了驚人的訊息——「北京同仁醫院咽喉科徐文主任被患者砍十幾刀,正在搶救中……」然而,從評論和轉發上,我卻沒有看到媒體和病人對受傷者的同情和憐憫,反而是部分人的幸災樂禍、大呼「活該」,甚至有人由此引申出自己看病時對醫生的不滿:「診室門口還有病人,醫生居然去喝水、上廁所,太沒有醫德了!」
對比這個言論和教授的言行,我不禁爲教授的「醫者父母心」感到悲哀。所謂醫者父母心,醫生要像父母對待孩子一樣對待患者。但是醫生也是凡人,也是需要喫喝拉撒的,也是會生病的。醫生常常勸誡病人要勤喝水、勤上廁所,但是自己卻做不到,然而最後還得不到理解,那顆脆弱的「醫者父母心」被撕開、撕裂,不知還能維繫多久。
您已閱讀29%(419字),剩餘71%(10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