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我健身會籍所在的某五星級酒店正在翻修健身中心,與那些新建豪華酒店的健身中心相比,此處超過10年的按摩池、泳池和更衣室確實早該「退役」了。酒店的翻修升級無疑是迫於激烈的行業競爭,爲了提升客人的體驗與價值、吸引品牌的忠實客人……當然,它也證明了一個行銷策略:豪華酒店必須通過花錢來掙錢——酒店翻修升級是創造高收入的辦法之一,譬如增加Spa可吸引住店及非住店客人。
中國酒店業內的翻修很有中國特色,典型案例之一是上海費爾蒙和平飯店。和平飯店初建於1906年,在閉關三年、耗費5000萬美元翻修之後,客房呈現的竟是數種歐式風格。我的幾位媒體朋友在參觀了新開酒店後,也向我確認了其風格的獨特性。無疑,目前的歐式風格與和平飯店著名的Art Deco(裝飾主義藝術)顯然不存在繼承或發揚的關係,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還記得負責其翻修設計的酒店設計顧問公司HBA某設計師表示,強勢的業主方在修改客房設計方案時耗時甚久,據說有太多領導要審閱、批示,且他們要求的元素更接近維多利亞風格、巴洛克風格……設計公司所出的方案一次次被否定,最終,Art Deco被「混血」了。我有點羨慕那些趕在和平飯店改建歇業前、最後入住的客人——包括媒體曾經報導過的一位72歲德國牙醫,他們擔心的「風格改變」不幸發生了。
您已閱讀40%(543字),剩餘60%(8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