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全球經濟

不要指望中國拯救世界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羅德里克:很多人將挽救全球經濟的希望寄託在中國等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身上,但中國自身面臨著重大挑戰,其經濟必須從出口導向轉爲內需導向,中國還要控制這種轉型可能帶來的失業和社會動盪。

在一個亮點即將消失殆盡的全球經濟中,很多人將希望寄託在了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身上。過去10年,其中很多經濟體經歷了非常迅速的成長,多數經濟體已迅速從2008年至2009年的危機中復甦。

樂觀情緒隨處可見。花旗集團(Citigroup)預測,未來20年,奈及利亞和印度的實際國內生產毛額(GDP)每年將成長9%以上,柬埔寨、印尼和埃及也將超過7%。在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一項最新研究中,阿文德•薩勃拉曼尼亞(Arvind Subramanian)預測,未來20年,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總產出將以5.6%的年率成長。

如果這些預測被證明是正確的話,那麼發展中國家將爲步履維艱的富國的總需求做出重大貢獻,並確保全球經濟穩步成長。我們將見證人類歷史上最引人矚目的貧富差距的縮小。

您已閱讀24%(386字),剩餘76%(123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