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概念股

中國概念股:反向收購的罪與罰

FT中文網財經編輯徐瑾:反向收購一度是中國中小企業赴美捷徑,卻在中國概念股風潮中備受指責,更有聲音要求美國當局明令禁止。反向收購其罪幾何,是否當禁?

夏天正在過去,對於中國概念股的圍獵,卻並沒有因爲環球市場的波動而停止。

鑑於嘉漢林業與渾水公司糾葛不斷,標準普爾近日宣佈,將嘉漢林業長期企業信用評級由「B+」下調至「B」。標準普爾今年6月開始將該公司評級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正值中國概念股造假風潮喧囂塵上之際。

正是6月初, 在中國概念股風潮中大出風頭的渾水公司對於嘉漢林業給出「強烈賣出」評級,對其股票估值低於1美元,報告中甚至強調嘉漢林業早期只是一個反向收購(RTO)騙局,運氣和機敏使其成爲一家看似有質量、能始終產生盈利成長的機構。

您已閱讀13%(243字),剩餘87%(162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