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民族政策要追求和而不同

匿名讀者:真正的理解、融合是要通過雙方的深入對話,包容並理解對方的利益訴求、文化和宗教傳統。但今日之中國沒有培育出這種溫和的利益訴求的土壤。

FT中文網編輯,

哈佛大學麥可•桑德爾教授說,對於不同的文化、信仰、種族和信仰的人羣而言,要和諧共處、共同發展,可以忽略雙方的各種差異,認爲對方和自己並無不同,在共同的遊戲規則下通過自由選擇、平等競爭,從而實現個體利益的最大化以及自由發展。

但是顯然,中國政府參照蘇聯老大哥模式制定的傾斜化的民族政策,不但沒有 淡化,反而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差異。加之文化傳統、遊戲規則以及准入機會的不平等,難以產生自我救贖的土壤,靠天喫飯思想盛行,顯然違背了當今大勢。長久以往,少數民族註定了被邊緣化的境地,這種心理上的落差很容易被煽動,如果再冠以高尚的旗號或者名義,很難不產生嚴重的後果。

您已閱讀54%(285字),剩餘46%(2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