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札記

媒體札記:「後動車」時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這場山呼海嘯般的口誅筆伐終於要畫上一個句號。在容忍中國媒體狂轟濫炸鐵道部一週之後,宣傳官員覺得,列車到了回軌道的時候。

(2011年8月1日)

正在人們感嘆央廣公佈溫家寶與遇難者家屬對話現場「原生態」錄音是個創舉時,沒花多少時間,五大門戶都已經將這場動車追尾事故的訊息從頭條位置撤了下來,允許保留在要聞區的通常是一條動態訊息,例如「‘7•23』事故遇難人員賠償救助標準91.5萬元」。騰訊爲相關專題的大標題多加了後面五個字,成爲「溫州動車劫全民大救援」;由搜狐女人頻道署名的《沒有句號的國度》,憤世嫉俗地痛斥事故報導在中國總是無疾而終、喪事總是變成表彰大會般的喜事——雖然署名編輯公開宣佈這將是她在這家門戶網站的最後作品,但恐怕還沒等到她正式離職,本則專題已經鏈接失效。

恰好「頭七」,這場山呼海嘯般的口誅筆伐終於要畫上一個句號,在容忍默許中國媒體狂轟濫炸鐵道部一週之後,宣傳官員們覺得這趟永不抵達的列車到了該回到軌道上的時候了。雖然《錢江晚報》、《今日早報》、《河南商報》、《瀋陽晚報》們仍可以用封面大圖祭奠亡靈,雖然《中國經營報》、《新世紀週刊》、《財經雜誌》仍可以將一週一次的主題聚焦於此,雖然諸多市場化媒體仍可以闢出數個版面講述善後進展,雖然微網誌論壇上的話題管制較之正式出版物寬鬆得多,但根據網路流傳的編輯記者抱怨,從《21世紀經濟報導》到《新京報》,從《錢江晚報》到《華商報》,已經有更多憤怒哀傷的專刊或者評論被臨時撤換。

您已閱讀17%(554字),剩餘83%(28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