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

爲星巴克一代找工作

美國《民主期刊》主席切爾尼:我們生活在一個「自下而上」的經濟:如今,工作崗位創造者更有可能是坐在星巴克裏啓動電腦的失業者,而非創辦工廠的實業家。

7月4日的美國獨立日之後,大部分美國人回到了工作崗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議員哈里•利德(Harry Reid)取消了參議院原定的獨立日休會之後,議員們也在繼續工作。當務之急將是開展談判,以求避免在美國債務上限問題上發生危機。然而,另一個問題同樣需要緊急處理:美國就業復甦無力。

近幾個月來,勞動力市場再次陷入停滯,而有關如何處理就業問題的辯論早已陷入政治上的僵局。在經濟全球化、資本流動化的時代,一個家庭可以用賬戶上多出的少量美元去沃爾瑪(Walmart)購買中國製造的電視機和服裝,右翼和左翼政黨的傳統經濟工具(減稅和增加政府開支)無法起到很大作用。

在經濟進入全球化時代以前,大部分工作崗位是由大企業創造的,嚴格規劃的流水線產線是典型的工作場所,那時,向經濟注入更多資金可能會奏效。然而,美國和其他現代化經濟體已經步入一個堪稱「新工作秩序」的時代,在這種經濟中,大部分勞動者與大企業沒有瓜葛,他們不斷轉換工作。這種經濟中的每一位勞動者實際上都是「自己」這個小企業的老闆,要爲自己的職業方向和經濟前途負責。

您已閱讀31%(455字),剩餘69%(10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