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辦公室職員們抱怨,節電措施致使大樓走廊燈光過於微弱,同事在昏暗中見面都認不出彼此。地鐵裏的燈光也沒有以往明亮,有人看到有一名男子戴著礦工用的安全帽,開著頂燈,就爲了能在地鐵裏看報紙。大街上的外國人變少了,因爲很多外國人在3月11日的地震後立即離開,現在還沒有返回。商店紛紛賣起了以往不常見的東西,其中有一家正在出售「冰感底褲」,因爲一個沒有空調製冷的炎夏剛剛降臨東京,展開了大自然的報復。
然而,在遭受地震、海嘯和核災難三重打擊三個月後的今天,東京正在逐漸地找回一些平靜的感覺。商店存貨充足。在恐慌購買期間的短暫斷貨之後,瓶裝水又重新出現在商店貨架上。同樣令人矚目的是,儘管存在供應鏈中斷和供電嚴重緊張的情況,但經濟學家預測:工業生產不出幾個月間將重回危機前的水準。假如不算死亡或失蹤人數達到2.2萬的東北地區,從整體來看,日本對危機的切身之感已經過去了。
許多日本人認爲,這不全然是一件好事。日本有戰勝危機的悠久歷史。不過,要戰勝危機,你必須要有危機感。
您已閱讀22%(438字),剩餘78%(15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