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業績是否還能持續?快摸到行業的天花板,往往是一個企業上市最好的時機。但外界往往誤以爲,IPO就是一個企業的成功開始。
當然更多的人都認爲一個公司的上市就標誌着公司創辦人/管理者/投資人的成功。這裏要說清楚幾個點:第一,如以暴富這一標準來衡量,當然是成功。第二,但若以事業的更高臺階的蓬勃發展這一標準來衡量,上市未必是成功。第三,尤其對只以第一個標準來定義成功的人來說,第二個標準基本上對他們沒有意義。所以他們極可能在第二個標準上失敗。這是人之常情,暴富就該享受生活去了。只管手裏有現錢,哪管背後波浪滔天。這種情況,就是標題裏講的,IPO即死亡。
當然,誰都不會把這話說出來:落袋爲安,人爲財死,哥只認錢,不認公司在IPO後的長遠發展。那如何來識別這類人呢?相信股價可以衡量。如果一個公司的股價長期徘徊在發行價周圍不明顯成長,或者更甚至低於發行價,那就證明這個公司很可能死亡了,老闆套現走人了。因爲上市圈到的錢,是要用來把公司發展到一個更高階段,實現更高市值。如不能做到這一點,那就沒必要上市圈錢,股民們也沒必要用積蓄來買你的股票,還不如存在銀行裏取利息。直接說,股民被你騙了。這就是社會上傳說的一大傻:炒股變成股東。
您已閱讀23%(509字),剩餘77%(16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