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

自然的瑞典設計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馮恪如:因爲環境獨特,瑞典設計採用純正原料,保持天然顏色,用好的設計,達到資源的高效利用。宜家是該理念的代言人。

瑞典的靈魂在自然中。Franklin D. Scott在他的《瑞典——一個國家的歷史》中如是說:「瑞典人無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摯愛國土——冬夏交替的美、森林與湖泊、鳥兒與花朵、野生動物……文學與藝術讓瑞典的自然極具浪漫色彩。瑞典人相信,自然是美好的,因此任何事物只有是自然的,纔是對的。」瑞典的海岸線漫長,森林廣袤,湖泊遍佈。15%的瑞典國土位於北極圈以北,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和溼潤。在首都斯德哥爾摩,1月日照時間平均只有6小時——下午3點左右,夜幕就降臨了。大自然的四季更迭與光線變化深深觸動了人們的心境,潛移默化地影響了瑞典人的審美和情感。

瑞典設計是對於自然召喚的回應:淡雅色調、簡潔線條、質樸材料成爲瑞典設計的特色。而正是這些特色,讓瑞典設計在1950至60年代,幾乎成爲現代設計的代名詞。而瑞典設計,如同穿過設計史的一根結實的毛線,在紛雜變遷的潮流中長盛不衰。

雖然屢次被評爲全世界最具競爭力的國家,歷史上的瑞典,卻是地廣人稀、冬季漫長、耕地不足、生活環境窘迫的地方。在19世紀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幾十年裏,就有130萬(約佔全國人口五分之一)瑞典人,爲尋求生路而移民至美國。20世紀初期,科技的發展,讓瑞典的森林資源和礦藏得以開發,這才帶給瑞典現代文明的曙光。瑞典政府一直堅信,技術革新和創造發明,纔是瑞典經濟的原動力。今日瑞典,創意產業已經與生物技術與通訊齊肩,成爲瑞典經濟的三大支柱。

您已閱讀29%(603字),剩餘71%(14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