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行業風險值得市場關注

FT專欄作家吉蓮•邰蒂:大宗商品行業價格大幅起落中有對沖基金的身影,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可能扮演了同等重要的角色。

幾年前金融穩定委員會(FSB)成立時,它宣稱自己的目標之一是對日益迫近的金融問題開發出更好的「預警」系統。現在,FSB開始將言辭付諸行動。投資者們應當引起注意了。

上月,FSB發佈了一份簡短的諮詢報告,題爲《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近期動向可能引發的金融穩定問題》。意料之中的是,該報告沒有引發風暴。畢竟,對大多數政客而言,ETF就像死水一般枯燥,像2007年之前的債務抵押債券(CDO)一樣乏味。

但是,FSB這份簡短的報告應當引起更廣泛的關注。首先,它的出現並非偶然:相反,它的發佈是因爲英國央行(BoE)等機構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悄悄地對ETF敲警鐘。其次,它提到的問題發人深省:的確,你在讀這份報告時,很難不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您已閱讀19%(317字),剩餘81%(134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