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錢體育

足協盃,雞肋還是雞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足協盃未來的存在價值眼下難以全現,起碼在2011年根本沒有坐地起價的本錢。這就意味著,足協盃的市場價值,成爲了爭議。

一項體育賽事的市場價值,在版權所有方和媒體談判過程中,成爲了一種爭議。

足協盃,停擺了4年的全國性足球賽事,在2007年爲北京奧運讓路,在2011年重啓。讓這項僅次於中超聯賽的全國性足球盃賽重新啓動,現任的足球管理機構說不上以此革故鼎新,至少也是做實事。2011年的足協盃,只有職業半職業球隊參加,計劃中2012年將面向全社會,業餘球隊也能參加。

足協盃得到了日本品牌東芝的贊助,即便日本地震大災,東芝還是沒有改變決策。一切似乎都在平穩中起步。新聞發佈會也開了,通稿也發了,沒想到臨近賽事開始時,誰來轉播這項賽事卻成了大疑問。

您已閱讀18%(261字),剩餘82%(11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錢體育

從產業視角觀察體育,以經濟觀點分析賽事。 作者顏強,畢業於中山大學,現任網易門戶副總編,長期從事媒體新聞工作。主要著述包括《你永遠不會獨行——英國足球地理》、《金球》和《橙如夏花》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