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Lex專欄:令人鼓舞的中國首季貿易逆差

中國七年來首次出現的季度貿易逆差雖然只有10億美元,但先前中國在進口方面的成長已經連續兩年快於出口成長,符合經濟再平衡的主要要求。

投資者對美國財政困境的關注固然可以理解,但他們也應該看一眼在中國出現的另一種赤字。中國海關總署週日報告稱,今年頭三個月進口額(4000億美元)超過出口額(3990億美元)。對於世界經濟而言,這一微小的貿易逆差(中國7年來首次出現季度貿易逆差)是一個令人鼓舞的動態。

沒錯,這是大宗商品繁榮的一個函數:舉例來說,若石油和鐵礦石價格不變,那麼今年首季中國1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將變成180億美元的貿易盈餘。但是,如果結果是中國的消費量與產出大致相當,那就是一件好事。體系內流動的過剩美元減少,意味著中國面臨的印鈔壓力(旨在壓低匯率)降低。這還意味著中國央行放緩累積外國資產的速度,從而削弱了小型研究機構GaveKal所稱的「操縱圓圈」(亞洲各國央行哄擡發達國家資產價格,使債券收益率維持在低位、流動性氾濫)的主要環節之一。

中國擁有2.85兆美元外匯儲備,超過排名其後的8個亞洲國家的總和。如果中國開始放松管制,鄰國肯定將會效仿。

您已閱讀61%(412字),剩餘39%(2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