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夠笨的,問題的關鍵是銀行。拿不出一套整體解決方案,打消投資者對銀行的憂慮,歐盟(EU)是無法解決其主權債務問題的。只要投資者認爲,歐盟內的銀行資本金不足、沉迷於歐洲央行(ECB)的注資、對歐元區弱國主權債務風險的敞口過大,他們就會堅持離場觀望。最脆弱的歐元區外圍經濟體的政府拖拖拉拉,讓投資者無暇顧及歐元區銀行的其它所有問題,一心關注主權債務風險。葡萄牙搖搖欲墜,但葡萄牙真的能傷害到歐洲的銀行嗎?
國際結算銀行(BIS)的數據顯示,去年9月份,歐洲各銀行對葡萄牙的風險敞口總額爲2160億美元,不及對愛爾蘭風險敞口的半數,比對希臘的敞口高出約40%。不過,據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估計,除葡萄牙銀行以外,歐洲各上市銀行對葡萄牙國債的總敞口要低得多,約爲170億美元。在任何一家銀行的總資產中,主權債務所佔的比重都相對不高。以桑坦德銀行(Santander)爲例。該銀行對葡萄牙國債敞口約爲24億歐元,但其市值高達750億歐元,輕易就能消化所持國債的縮水。葡萄牙經濟成長乏力對桑坦德在該國業務的影響,也許要比國債縮水更讓人擔心。
因此,葡萄牙目前的問題不太可能讓具有系統重要性的歐洲銀行「脫軌」。但這並不意味著各國監管機構可以袖手旁觀。相反,它們不應將目光侷限於即將進行的歐盟壓力測試中那些沒有說服力的參數,而應要求銀行充分披露其主權債務風險敞口,無論是銀行賬戶還是交易賬戶,並拿出確鑿的證據,證明銀行有充分的資本緩衝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打破過去6個月間主權債務風險與歐洲銀行類股走勢之間那種令人沮喪的緊密聯動關係。美國的壓力測試成爲了該國銀行類股反彈的催化劑。歐盟的壓力測試也可能起到這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