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兩會

葛劍雄兩會日記:3月5日和6日

中國政協常委、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作爲學者,我要談的應該是自己研究的成果,但作爲政協委員,談參政議政的話題,我認爲自己對很多領域都可以發表意見,只要根據自己的理解,言之有據就可以。

3月5日

這兩天接受了很多媒體的訪問。談什麼話題的都有:房地產,CPI,個稅起徵點等等,我都在談。在開兩會的時候,我把自己定位爲「公共產品」,跟我平時教授的身份是不同的。如果作爲學者,我要談的應該是自己研究的成果,不該輕易離開自己的專業。但我歷來反對把專業分得太細。我自己研究的領域,歷史地理,本身就是跨人文、社會、地理的學科。但作爲政協委員,談參政議政的話題,我認爲自己對很多領域都可以發表意見,只要根據自己的理解,言之有據就可以。如果大家都這樣做,政協對社會發揮的作用會更大。

有些人覺得開「兩會」沒什麼用,甚至提議把兩會取消,認爲花那麼多錢,但效率不高。大家應該明白,民主應該是逐步發展的。如果連不太理想的形式都不要,難道你想一步就變到理想的制度嗎?有人說政協是「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但你不說,更不好。比如現在我跟媒體說的話,有的不能馬上做到,但至少公衆知道了,還有人在反映他們的願望,並且能讓官員聽到。官員聽到後,無非兩種結果:一種是他不想做,這樣的話,民衆在將來會對他有更大的意見;一種是想做,但現在做不了,我想多數是這一種。有的現在做不到,也許以後會做到。說出來還是有好處的。

您已閱讀32%(495字),剩餘68%(10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