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

西方勿再「重利輕義」

FT專欄作家拉赫曼:近年西方出於自身利益淡化利比亞政權的殘暴,還把卡扎菲重新包裝爲反恐戰爭盟友。利比亞目前的殺戮理應讓西方感到難堪,曾急於與卡扎菲打交道的英國尤其應感到恥辱。

又一個星期,又一場革命。利比亞總統穆安瑪爾•格達費(Muammer Gaddafi)可能很快就會成爲一個多月來第三位被趕下臺的阿拉伯國家元首。

直到幾年之前,西方國家政府還會爲卡扎菲被推翻而歡呼。但近幾年來,這位利比亞領導人已被轉變角色,成爲一名經過改造的罪人、「反恐戰爭」的盟友以及重要的商業夥伴。卡扎菲目前的困境理應讓西方感到難堪——英國政府尤其應該感到丟臉,因爲正是英國率先試圖讓卡扎菲改過自新。

西方對卡扎菲轉變態度突顯出一個套路:利益幾乎總會影響其對人權的關注。上世紀80年代,這位利比亞領導人被視爲恐怖主義的首要國家資助者,糟糕的人權記錄讓他理所當然地受到譴責。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稱卡扎菲爲「瘋狗」,美國還在1986年轟炸了的黎波里。相比之下,西方對伊拉克的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基本持容忍態度,因爲他在遏制伊朗方面用處不小。

您已閱讀21%(391字),剩餘79%(14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