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令人難堪到手足無措的窘事,去年美國證交會(SEC)對高盛(Goldman Sachs)的民粹主義攻擊和最近該投行令人汗顏的回應可以說不相上下,讓人很難抉擇。
去年4月,當美國證交會起訴高盛時,該投行本可以進行反擊。訴訟稱,高盛在出售那些賣相花哨的抵押證券時,沒有披露對沖基金經理約翰•鮑爾森 (John Paulson)正押注於這些證券將崩盤。對此,高盛本可以回答:那又怎樣?任何時候,無論投資銀行銷售何種衍生品,購買者都應清楚,某處肯定有人採取了相反的押注。美國證交會斷言,在鮑爾森基金扮演的角色性質方面,高盛誤導了客戶,這種說法可能更具有殺傷力,只可惜美國證交會沒有提出任何讓這一指控成立的證據。
高盛的公關人員肯定有能力傳達出這些簡單觀點。投行不可能爲客戶的盈虧負責,因爲作爲中間商,在一部分客戶賺錢時,必然會有另一些客戶虧損。但在一場火藥味十足的參議院聽證會上,高盛解釋做市行爲的嘗試宣告失敗,之後高盛老闆勞爾德•貝蘭克梵(Lloyd Blankfein)放棄了努力。他與美國證交會達成了和解,儘管多數律師認爲,他本可以打贏這場官司。接著,他下令啓動繁複的淨化儀式,以重新打造高盛的形象。
您已閱讀27%(498字),剩餘73%(13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