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還算不上洪流,但侵蝕中國外匯管制「大壩」的涓涓細流正開始匯聚成有意義之舉。
去年,人民幣已經開始扮演了幾種新角色:跨國公司(麥當勞(McDonald's))的債券融資;貿易信貸(由中國工商銀行(ICBC)向一家印尼集團提供);以及海外儲蓄賬戶(面向中國銀行(BoC)在倫敦、紐約及其它一些城市的個人銀行客戶)。
上週,不可自由兌換的大壩上又被鑿出更多洞孔:對沖基金管理公司發邏資產管理(Pharo Management)宣佈將發行旗下基金的人民幣計價股票;溫州市啓動一個試點項目,減輕對市民投資海外的限制;還有,中國企業在獲准以本幣結算跨境貿易一年半後,又獲准使用人民幣在海外進行收購或建立新業務。
您已閱讀38%(300字),剩餘62%(4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