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胡錦濤訪美帶來機會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副總裁包道格:如果籌備得當,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1月18日的訪美之行將爲改善中美關係創造契機。美國應該讓儘可能多的中國和美國領導人參與中美之間的高層互訪。

重要國家之間的領導人互訪應該被視爲「推動性活動」(action forcing events)。即使這些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就像中美兩國之間那樣,安排一次首腦峯會也會讓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和官僚們著力謀求有利的會談成果,避免摩擦的產生。現在適逢有一個看清這一過程的機會,因爲巴拉克• 歐巴馬總統正準備接待將於1月18日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

歐巴馬總統曾於2009年11月訪問中國。從那時起到現在的這段時間裏,媒體關注的焦點已從中美兩國的合作轉向了兩國間的緊張關係。臺灣問題、達賴喇嘛的白宮之行、南中國海的摩擦、釣魚臺爭端、美韓在黃海進行聯合軍事演習、北韓發動的挑釁,以及經濟和貿易問題,都是導致兩國關係緊張、難以解決的棘手問題。中美兩國的媒體和美國國會內部充斥著「相互的戰略性猜疑」。

然而,歐巴馬總統於2010年中期向胡錦濤主席發出了訪美邀請。這爲兩國朝著積極的方向改善關係創造了前提條件。爾後,副國家安全顧問湯姆•多尼倫(Tom Donilon)和國家經濟顧問勞瑞•薩莫斯(Larry Summers)於2010年9月訪問北京,爲確保胡錦濤此次訪美之行取得成功,向中方提出美方的構想。

您已閱讀24%(504字),剩餘76%(16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