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什麼是中國經濟的隱憂?

Arcus Research分析師塔斯克:如果中國重演日本的歷史,那麼下一階段將出現勞資衝突和通膨。避免這種後果的最佳途徑,是大幅收緊目前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

哪個國家以最佳狀態渡過了此次全球信貸危機?正如據說周恩來在談到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時所說的那句話一樣:現在做出判斷還爲時過早。那種認爲中國是大贏家、而美國和七國集團(G7)其它國家是大輸家的倉促結論,目前看上去已令人生疑。

不錯,中國持續實現了高速成長,而許多負債累累的西方經濟體一直步履維艱。因此,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場金融資本「海嘯」已向東方洶湧奔流,同時儘管中國在諾貝兒和平獎及其它外交問題上態度格外強硬,歐洲政客們仍在爭搶著(與中國的)貿易交易。

然而,金融市場的狀況則大不相同。目前上海股市的點位尚不及歷史高點的一半,表現遠遜於金磚四國(Bric)的其它三個成員。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自從2007年8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以美元計算,上海股市的總體回報率還不如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英國富時100指數(FTSE 100),甚至是日本的東證指數(Topix)。

您已閱讀25%(384字),剩餘75%(11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