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東亞的學校教育存在兩種成見:一是學生們極其刻苦,二是學習靠死記硬背。但經合組織(OECD)對全球學校教育的最新調查顯示,實際情況並沒有這麼簡單。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調查中,上海名列第一,前五名中還包括其它三個東亞國家或地區。
但經合組織教育司指標與分析部主管安德烈亞斯•施萊歇(Andreas Schleicher)表示,並非所有東亞國家都表現出色。他還說,經合組織評估的是創新思維。上海的學校不是在培養死讀書的學生:它們正引導學生將能力和熱情轉化爲優異的成績。
它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Pisa調查每三年進行一次,考察15週歲學生的數學素養、閱讀素養和科學素養,但每次調查所考察的著重點是輪換的。該調查強調的是綜合學習能力:例如,讀寫能力測試中就包括推理能力。在先前於2000年、2003年和2006年進行的三次調查中,芬蘭均名列第一。但今年,上海取代芬蘭位居首位,南韓位居第二,香港、新加坡分列第四、第五位。今年考察的著重點是閱讀素養。(每個國家通常會有數千名學生接受測評;但在中國,調查主要集中在上海。)
您已閱讀31%(463字),剩餘69%(10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