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近期發佈的施政報告承認,香港社會的貧富分化更加嚴重,大約有18%的港人處於貧困線以下。
香港社會結構的失衡,雖然發作於迴歸之後,病根卻早在80年代即已種下。在英治時代,雖然港英政府亦喜歡藉助華商領袖的勢力,來維繫社會平衡,但是,總體而言,香港還算是一個健康均衡的社會,從香港的流行文化,即可知香港是一個市民化,平民化和多元化的社會。在經濟領域,香港雖然是全球知名的自由港,貿易發達,但是,實業亦非常發達,其精工製造,一度全球聞名。
但是,到了80年代,《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之後,香港社會即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央政府的未來設想是實現「港人治港」,但是,這個「港人治港」的潛臺詞,很多香港人當時不太明白。
您已閱讀11%(311字),剩餘89%(24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