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媒體札記

來北京談吧

曾經公開表達對韓鮮政策「不理解」的《環球時報》開始更多地批評韓美日三方,嘲笑「南韓人枕著美航母睡覺」,強調唯一正確的道路就是重回北京談判桌。

(2010年11月30日)

孩子在《瀟湘晨報》頭版上哭泣。對於昨天發生在阿克蘇的小學生踩踏事故,諸多外地媒體提供了比《新疆都市報》更詳細的描述,併發出痛心警示。新浪評論首頁的頭條即是來源於《京華時報》的《勿再讓弱小生命檢驗安全制度》,文章批評那些只顧感嘆「學生安全意識差」的人,在教育部門一再下發的校園安全通知檔案前「虛與委蛇,拿中央政令不當回事」。教育領域的學者熊丙奇同時在《新京報》和《東方早報》上刊文,由一次次校園安全事故的「似曾相識」,提出解決的長效之策:加強中小學民主管理的改革路徑,推動讓家長、社區人員參與學校辦學、監督的機制建設。

另一起發生在大學校區裏的交通事故更加讓觀者憤怒。連日來,包括陝西本地報章在內,媒體廣爲報導一個名爲藥家鑫的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在撞倒一女子後,因發現對方在記錄自己車號而用刀捅死對方。週日《揚子晚報》在描述此事時,文末加註藥家鑫「家庭背景殷實」,更引發議論紛紛,指其是「李剛是我爸」的升級版本,名曰「藥家更囂張」。其中,洪巧俊發表在昨日《南方都市報》上的文章,不僅聯想至李剛,更回溯至杭州「70碼」事件中的胡斌,斥藥家鑫等三人爲狂傲、冷漠的「官二代」和「富二代」,直至今日,此文仍排在新浪評論頻道「頂」榜之首。相較而言,另一位時評家曹林的規勸就顯得很不合時宜。其文列舉了「李剛門」中那些凝聚民憤的言行是多麼的不可靠,結果名列「踩」榜第一名。

您已閱讀21%(590字),剩餘79%(22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媒體札記

作者徐達內,徐達內.COM創辦人。從紙媒、門戶、微網誌、電視中探尋中國輿論生態,記錄轉型時代片斷,熱評冷析,亦莊亦諧,給出不一樣的媒體摘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