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可以戰勝挑戰

難得沃爾夫能把六點全都說到位。基於這六點挑戰我對未來是樂觀的。沃爾夫能看到的政府都看到了,不但看到了而且正在或計劃著手解決。

提高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中的全要素包括人力,土地,資源等。中國人是勤勞樂於學習的,土地與資源的利用長期以來都是集約型的。效率提高,技術進步和規模經濟都不成爲問題。特別是13億人的規模經濟效應會產生規模龐大效率非常高的產業集羣。如果沒有貿易壁壘,中國汽車產量佔到世界一半沒有任何問題。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在正常情況下將是高於美國的。(我知道某些人肯定要提美國的高科技,那只是說明他自己文化水準太低)

完成從投資驅動型經濟向消費驅動型經濟的轉型:現在的財政開支分配已經在向福利開支轉,戶籍制度也正在改,十年內會有很大的變化。沒有哪個國家擁有巨大的生產能力而長期低消費的,消費難道比生產還難?花錢難道比賺錢還難?這不符合常識和事實。

您已閱讀31%(373字),剩餘69%(8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