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上說,馬丁•沃爾夫是中國民企未來十年發展的一個悲觀者。
作爲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長年來持續關注中國經濟,對這個議題發表了許多中肯清醒的評價。一些大膽尖銳的觀點,讓他在中國讀者中享有不小的知名度。在參加本屆高峯論壇時,他笑著說,不知怎麼自己作爲一個記者卻變成了一個名人。但話鋒一轉,他說,他認爲中國民企的未來10年並不像大家想像那樣樂觀。
沃爾夫說,作爲一個外國人,他會全面看待中國經濟。比如,中國目前奉行的其實是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中國國企其實是非常具有競爭性的經濟體,規模比其他可以比較的經濟體都要大很多。在某些領域民營企業也許會興起,但在另外一些領域還可能會式微甚至退出。所以未來,經濟發展是國企與民企間的微妙平衡和博弈。
您已閱讀48%(328字),剩餘52%(3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