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關係

FT社評:卡麥隆應開啓英中戰略對話

在G20首爾峯會前夕首次訪問中國的卡麥隆,儘管能對中國提出的要求有限,但這並不意味著英國不應當試圖在全球失衡問題上與中國進行戰略對話。

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對北京的首次訪問,是反思英國聯合政府外交政策的一個機會。這位英國首相在競選時承諾構建英國與亞洲快速成長經濟體之間的經濟聯繫。儘管這是一個有價值的目標,但這不應當是英國與這些國家往來時的唯一政策目標。

推介英國商業並沒有什麼錯,正如卡麥隆在7月份訪問印度時、以及他計劃本週在北京所做的。但他不應淡化外交政策的戰略層面。他的北京之行安排在20國集團(G20)首爾峯會之前幾天。然而,人們難以知道英國在全球失衡這一關鍵問題上對中國採取什麼立場。卡麥隆沒有任何西方共同立場可作擋箭牌。儘管美國在推動一項控制盈餘及赤字的計劃,但德國對這個設想態度冷淡。

儘管卡麥隆對中國能夠提出的要求顯然是有限度的,但那並不意味著英國不應當試圖進行一場戰略對話。英國聯合政府曾承諾以國家利益爲本,推行精明冷靜的外交政策。這一承諾當然不僅應涵蓋英國與美國或歐盟的關係,也應涵蓋英國與新興經濟體的關係。

您已閱讀52%(405字),剩餘48%(3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