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印關係

歐巴馬應支持印度「入常」

布朗大學政治學教授瓦爾什尼:歐巴馬訪問印度時應銘記一點,即美印兩國核心政治價值觀相同,支持印度「入常」,將成爲世界新秩序的一塊基石。

2006年小布什(George W. Bush)對印度進行歷史性的訪問時,反覆強調美國和印度同爲民主國家。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本月6日開始訪問印度時,最該銘記的也應該是這一點。他會如何構築這兩個大國的關係?他會不會讓印美關係成爲對兩國共同核心政治價值觀——選舉、言論、遷徙和信仰自由,以及對宗教和民族多樣性的寬容——的一種表達?他會不會讓兩國關係成爲世界新秩序的一塊基石,尤其是考慮到崛起中的中國缺乏政治自由?他會不會邁出極爲重要的一步,支持印度當選聯合國安理會(UN Security Council)常任理事國?他應當這樣做。

冷戰期間,美國和印度的對話就像雞同鴨講。兩國關係的三個基本點——安全擔憂、經濟信條和政治價值觀——均不一致。兩國同爲民主國家這一背景未能壓倒兩國在經濟理念和安全利益方面的分歧。柏林圍牆倒塌後,這些分歧才逐漸消失。與此同時,印度加快了經濟成長步伐,放鬆了對商業的控制。迄今爲止,印度企業家已經開創了一場經濟革命。的確,如果沒有印度的軟體,成千上萬的美國公司就不會具有今天這樣的國際競爭力。

在這種局面下,出現了兩個新的因素,讓兩國關係變得更加緊密:在美國的印度族裔,以及中國的崛起。

您已閱讀35%(514字),剩餘65%(9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