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戰爭

切勿對人民幣反應過度

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佩蒂斯:對匯率操縱的聲討仍在繼續,怒火集中在中國的人民幣上。但是,中國並非唯一進行干預的國家,過度着眼於人民幣,很快會讓局面進一步惡化。

對匯率操縱的憤怒聲討仍在繼續,怒火集中在中國的人民幣上。中國並非唯一進行干預的國家,但其行動和貿易順差的規模,使其成爲了明顯的靶子。然而,過度着眼於人民幣,很快就會讓局面進一步惡化,尤其是對於中國。正如中國總理溫家寶上週在歐洲發表的不耐煩聲明所顯示的,中國經濟儘管實現了成長,但仍然不平衡,容易受到貿易賬戶惡化的衝擊。

中國有許多途徑實現再平衡,但不管採取哪條途徑,都必須使收入從生產者轉移到家庭,以使後者能夠擴大消費。人民幣升值,將降低進口成本,使家庭的收入增加,但也會削弱出口的盈利能力。儘管如此,只要謹慎行事,結果應會看到中國家庭在國內生產毛額(GDP)中所佔份額出現成長,消費亦會隨之成長。屆時,會有更多中國生產的商品在國內消費,因此中國的貿易順差應該也會下降。

但是,假如像大多數貿易伙伴國所要求、而溫家寶就此發出警告的那樣,中國讓人民幣過快升值,結果會怎樣呢?在這種情況下,出口行業的盈利能力將迅速下降,出口企業不是落入破產境地,就是被迫轉移到工資更低的國家。它們將解僱工人,而工人將隨即減少消費。因此中國面臨一個選擇:是迅速推進再平衡,讓失業率高企;還是緩慢推進再平衡,讓失業率保持低水準。

您已閱讀34%(500字),剩餘66%(9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