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

Lex專欄:聯想重返新興市場之根

中國聯想公司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5年後,IBM已如願成爲軟體和服務專家,而聯想卻遠未成爲其董事長柳傳至所夢想的「真正國際化的公司」。但從業績上看,該公司近年從西方撤退還是明智的。

當一家公司開始對自己的成本掌控叫好時,通常情況下這表明其銷量正在下滑。聯想(Lenovo)並非如此。今年4月至6月,這家中國領先個人電腦(PC)製造商的發貨量增速爲全球五大PC製造商最高。昨日聯想在香港公佈的第一財季業績顯示,該公司PC銷量同比成長50%,這令人側目。

聯想的弱勢一直是銷售成本較高。聯想5年平均總利潤率爲13%,與戴爾(Dell)的18%和惠普(Hewlett-Packard)的24%相比,並不算很低,但在很難進入的市場中,成本高昂的銷售人員令聯想的平均營運利潤率處於較低水準:不到1%,而戴爾和惠普分別爲6%和8%。因此,聯想財務長黃偉明對於營運支出與銷售比率感到高興,在過去4個季度出現3次下滑後,這一比率正接近2005年聯想收購IBM PC業務之前的區間。

的確,聯想投資者可能很容易開始將這筆交易從記憶中抹去。IBM已如其所願成爲軟體和服務專家,而聯想卻遠未成爲聯想董事長柳傳志所夢想的「真正國際化的公司」。

您已閱讀66%(418字),剩餘34%(2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