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肥料行業進行敵意收購——是不是有人熱昏了頭?從產業角度看,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對加拿大鉀肥公司(PotashCorp)的390億美元收購報價有一定道理。鉀肥用於提高農作物收成,需求旺盛,而加拿大鉀肥公司是最大的生產商,擁有全球逾五分之一產能。這裏的關鍵詞是「生產商」。必和必拓自己在加拿大的薩斯喀徹溫盆地也擁有大片鉀肥勘探區域,但該公司的Jansen項目可能需要5年時間才能投產,而且據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估計,資本支出總額可能達到100億至120億美元。收購加拿大鉀肥公司將使必和必拓提前從鉀肥得到現金流,並使其佔據30%的市場。這宗收購對財務狀況也不會構成多大壓力:必和必拓安排的450億美元債務額度,將把其淨債務與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盈利(Ebitda)之比提高至僅1.2。
然而,人們很難避免這樣的印象,即必和必拓的出價太高了。別的不說,其每股130美元的初始報價對加拿大鉀肥公司的30天平均股價有32%的可觀溢價,而且比後者上月達到的89美元年內低點高出46%。加拿大鉀肥公司執行長比爾•多伊爾(Bill Doyle)兜售的有關鉀肥的樂觀前景,早已反映在該公司接到收購報價前的股價中。此外,必和必拓所計劃的與力拓(Rio Tinto)的合併有望帶來明確的聚合效益,其對加拿大鉀肥公司的收購則幾乎不會產生任何聚合效益。
多伊爾仍預感有人會開出更高的報價。但鑑於初始報價已經如此之高,似乎不太可能出現競購。中國競購方可能會出現。但剛把旗下鉀肥業務出售給巴西淡水河谷(Vale)的力拓,則不太可能爲此籌措400億美元;該公司對收購加拿大鋁業(Alcan)後的沉重債務負擔仍記憶猶新。淡水河谷至少有財務實力達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