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17日公佈,將允許境外央行和銀行投資中國國內銀行間債券市場。實際上,這只是對中國銀行間市場實際交易狀態遲到的承認。因爲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早就遠超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債券交易量,成爲中國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和交易的最大去處。任何在中國資本市場全範圍配置資產的金融機構和投資人,不分內外資性質,都不可能不進入這個市場的。
此外,絕大部分在中國有分支機構的國外金融機構,都或多或少在中國的銀行間市場進行交易。甚至有些對現金流管理要求極爲嚴格的500強企業,或由自己出面(結算由有資格的金融機構代理),或委託金融機構出面,在這個市場購買不同類型的債券、央票、短期融資券和公司債,進行資產配置。央行現在公佈的所謂試點,把開放這個市場作爲所謂人民幣跨境交易的一個重要管道,正名的意義的確是有,但卻早就落後於現實之中的市場運行。
根據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此協會成立於2007年,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幾乎毫無民間的聲譽)的《中國債券市場2010年二季度分析報告》中的統計數據,二季度中國債券市場交易了388022.80億元,其中銀行間市場交易了371741.50億元,佔比95.80%,而滬深兩地的交易所只交易了16267.94億元,佔比爲4.19%,其餘爲銀行櫃檯銷售。
您已閱讀27%(530字),剩餘73%(14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