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投資

一場時尚與藝術的合謀

從邀請藝術家設計一條圍巾,到成立基金會支持年輕藝術家,時尚及奢侈品行業正以前所未有的熱情與藝術接軌。

曾幾何時,音樂與歌星是時代的鏡子,反應人們所關注、熱愛的以及熱衷的生活方式。如今藝術與藝術家似乎已取而代之。在歐洲,人人都想跟藝術沾上點邊,藝術從未如此流行,它變得瘋狂而性感。有「藝術亞馬遜」之稱的網路藝術商店CultureLabel網的創辦人之一Peter Tullin稱,他發現到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參觀Olafur Eliasson《自然》藝術展的人居然比逛英格蘭最大的購物區域藍水購物中心的人還多,於是他決定在網上銷售藝術品。

時尚與藝術的雙贏合作

有趣的是,奢侈品牌早已向藝術領域進軍。藝術與時尚之間根本就是共生關係。兩者有著同樣的生命之源——創造力。他們都依賴於新的視角和對現實的挑戰,都需要不斷地創新,都是心情的記錄和時代的縮影。大部分時尚設計師都會花大量時間流連於藝術館和畫廊,尋找靈感,並最終把這種來自藝術家的影響反應在其作品上,比如LV推出的向流行藝術家斯蒂芬•斯普勞斯 (Stephen Sprouse) 致敬的「塗鴉手袋系列」。上世紀20年,Coco Chanel就和畢加索等大畫傢俬交甚篤,還曾爲俄羅斯芭蕾舞藝術家Serge Diaghilev設計服裝。

您已閱讀11%(487字),剩餘89%(38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