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養老革命(下)

中國在養老方面必將經歷巨大變化,獨生子女政策已經削弱了依靠家庭養老的傳統。中國尚未找到對策,但各種服務商已蜂擁而至。

老年人自己買房,並根據所需要服務的種類付費。奧特威老倆口花了32.5萬英鎊買了一套雙臥室的公寓房,目前每季度各種服務費用支出是1500英鎊。一旦將來公寓房賣掉,賣房款的10%歸老年村的經營者LifeCare Residences所有。它由從業經驗豐富的企業家加文•阿列克西奇(Gavin Aleksich)經營,他認定此行特別有發展前途,於2005年從紐西蘭移居英國。

他預測亞洲在養老方面必將經歷巨大變化,尤其在中國,獨生子女政策已經削弱了依靠家庭養老的傳統,導致一對夫婦需負擔四個老人、一個孩子。阿列克西奇說,「他們(中國方面)還未找到應對之策,但形形色色的服務商蜂擁而至,」他補充說,英國房地產的低迷實際上可以通過引導地產商從傳統的住宅項目轉向建造銷售有保障、又顯得刻不容緩的老年住房來促進養老院行業的發展。阿列克西奇指出紐西蘭的老年村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因房地產市場一次大的調整而獲得飛速發展的。

英國的房產投資公司BMB Property Investments 是一家在倫敦主流房產市場專門從事高階住宅的開發商,最近涉足老年村行業,其開發模式與Grove Place大同小異。在萊斯特郡 (Leicestershire) 馬基特哈伯勒(Market Harborough)的威蘭德小區(Welland Quarter),同樣是由LifeCare Residences經營,BMB打算再開發兩個老年村項目。其主管裘莉•默塞(Julian Mercer)認爲,專門出租的全套豪華服務版公寓房會讓住戶和其家庭成員陷入經濟困境難以自拔,他們公司提供的則是替代版的公寓房。

您已閱讀43%(686字),剩餘57%(8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