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飽飽賣畫記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錢真多:我跑過兩年的書畫條線,畫廊老闆向我抱怨,浙江買家們口味集中得嚇人,只願意盯著中國古代書畫出手。

看了下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的目錄,樂了——「這次春拍將特別呈獻一系列趙無極的作品……其中一幅《14.3.59》估價高達1000萬至1500萬港元,其承續了中國宋元山水畫的美學精粹,摹寫空間、動勢、宇宙、自然、時間、光影的微妙嬗變,以中國式的主題結合西方油畫的技法,演化出一種獨特抽象的表達方式。」不知道買家是誰,我猜不會是浙江的老闆。

曾經跑過兩年的書畫線,畫廊老闆向我抱怨,浙江的買家們口味集中得嚇人,只願意盯著中國古代書畫出手,中國每年古代書畫差不多1/3是被浙江人買走的,要是算上近鄰江蘇,那就佔了半壁江山了。這就想起朋友的一件舊事來。

差不多20年前,文學女青年兔飽飽找了人生第一份工——給溫州老闆打工。那時,日本的經濟泡沫吹得好大好大,全世界蒐羅名畫,於是,國畫的價格就這麼一路被吹了上去。於是,在辦公室掛張國畫,成了很風雅的一件事情。某一天,溫州老闆對兔飽飽說:「你,文學女青年的幹活(兔飽飽抗議「我明明是搖滾女青年」),去弄個6張國畫來,每個辦公室掛一張。」兔飽飽問出價如何,老闆想了想:「每張500吧。」那時候,CPI基本是負成長,錢,是極值錢的。500元,是一個十分公道、略顯優厚的價格。

您已閱讀32%(500字),剩餘68%(10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