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的間諜醜聞將讓大西洋兩岸出現暫時的分歧。但這不太可能破壞當代國際關係的最重要趨勢之一:西方收斂了其在前蘇聯地區的野心,同時俄羅斯越來越意識到,自己需要與昔日的美歐競爭對手建立一種新型合作伙伴關係。這種友好關係的恢復要比之前的嘗試更爲堅實,因爲這並不基於友誼的美夢,而是基於對國家利益的現實盤算,雙方都不太可能回到過去冷戰時期的對立狀態,使這些利益面臨風險。
儘管俄羅斯政府在穩定本國經濟,但該國已開始意識到,自己未能實現經濟轉型,而這種轉型將在該國能源出口最終枯竭時,有機會保住主要大國的地位。俄羅斯現在認爲,與西方合作對於其經濟轉型的希望十分關鍵,這不僅僅是因爲投資和技能,還源於能夠幫助俄羅斯消除腐敗和浪費文化的思維。
如果沒有這種幫助,長期來看,俄羅斯可能會變成中國的原材料供應商,甚至成爲中國的附庸,這一前景是俄羅斯人私下懼怕的。爲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俄羅斯必須用非軍事的方法重建其高科技行業,並提高其小企業領域的生產率。
您已閱讀31%(415字),剩餘69%(9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