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應該意識到,希臘不僅遭遇了一場流動性危機;還面臨著一場償付危機。評級機構已開始將該國的公共債務調降至垃圾級,希臘主權債券利差上週飆升至新高。歐盟(EU)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5月批准的1100億歐元紓困計劃,只是讓不可避免的違約向後延了延期,並可能在發生違約時讓局面變得混亂無序。而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對希臘的公共債務進行有序重組。
作爲紓困計劃的一個條件,希臘同意採取財政緊縮措施,這意味著進行嚴苛的財政調整,規模達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0%。這麼做將延長該國衰退持續的時間,而且到2016年,該國公共債務佔GDP的比率仍將達到148%。在這種情況下,一次小小的打擊都可能引發進一步的債務危機。發達經濟體可能需要嚴苛的財政緊縮——20國集團(G20)上週末就此達成了共識——才能在2016年前穩定其政府債務所佔GDP比率;但對希臘而言,這種「穩定」水準也將是不可持續的。
讓我們把今日的希臘與1998年至2001年的阿根廷作一下比較吧,阿根廷的危機就是在無序違約中迎來高潮的。起初,阿根廷的財政赤字佔GDP的3%;希臘爲13.6%。阿根廷的公共債務佔GDP的50%;希臘爲115%並仍在上升。阿根廷的經常賬戶赤字佔GDP的2%;希臘如今爲10%。如果阿根廷都喪失償付能力,那麼希臘破產的可能性將是阿根廷的兩到三次方。
您已閱讀30%(565字),剩餘70%(13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